公務員考試常識備考技巧:歷史上的今天2月第一講
【知識拓展】
一、李清照
(一)簡介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以“靖康之變”為界,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寫作風格:她更多地采用比擬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靈的眼睛觀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無不滲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觀得到高度的統(tǒng)一,感情深摯,詩味雋永。
李清照善于熔鑄典故和前人詩詞。李清照現(xiàn)存詩詞中,用典及點化前人詩句者近半。其顯著特點:一是多用人們熟悉常通之典,為避生僻晦澀;二是由作者意旨流攝,創(chuàng)意新穎,拓深了詞作內(nèi)涵;三是把典故用通俗口語表現(xiàn),明白曉暢,靈動自然。
(二)作品
1.《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背景:這首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后所寫,它通過悲秋傷別來抒寫詞人的寂寞與相思情懷。它抒寫了一位多才敏感的少婦在重陽佳節(jié),對遠方丈夫刻骨銘心又委婉動人的相思之情。
東籬:出自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東籬”既是地點也是菊花的代稱,后即以東籬指代賞菊之處。
黃花:指菊花。
2.《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背景: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作于婚后不久趙明誠出門游學之時。
錦書:對書信的一種美稱。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
3.《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4.《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背景:公元1127年(宋欽宗靖康二年)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趙明誠于是年三月,奔母喪南下金陵。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八月,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六歲。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東,飽嘗顛沛流離之苦。李清照在一連串的打擊下寫了這首《聲聲慢》。
將息:舊時方言,休養(yǎng)調(diào)理之意。
5.《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爛宋王朝的瓊樓玉苑,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后來,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發(fā)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創(chuàng)作此詩,同時也有暗諷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特色:婉約派詞人,豪放派的五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