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幫助中心 咨詢電話 400-8989-766

歡迎登錄華圖在線

賬號密碼登錄將于2023年10月1日0點關閉,
關閉后將統(tǒng)一使用手機號+驗證碼的形式登錄。
請盡快確保手機號可用于接收驗證碼
立即注冊

歡迎登錄華圖在線

已有賬號?立即登錄
當前位置:華圖在線 > 資料 > 申論 >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啦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啦

2019-08-20 15:48  |  華圖在線  |  責編:徐珂 點擊收藏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啦

  一、熱點概況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獎。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每四年評選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四大文學獎項之一,近40年來一直深受文學界的重視和全社會的關注。

  二、各方觀點

  鐵凝(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茅盾文學獎歷來體現(xiàn)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高度,體現(xiàn)導向性和權威性。

  光明日報:基于此次獲得提名作品及作家情況,從作家地域分布來看,東中西部作家均有作品入列,可見茅盾文學獎作為當代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其全國性視野和觀照點不言自明。

  中國文化報:本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正值全國各族人民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正值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被文學界和廣大讀者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三、深度分析

  1、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概況

  (1)《人世間》 梁曉聲

  全書一百一十五萬字,歷經(jīng)數(shù)年創(chuàng)作完成。作品以北方省會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寫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藝術而雄辯地展現(xiàn)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步,堪稱一部“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牽風記》 徐懷中

  本書以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為歷史背景,主要講述了三個人物和一匹馬的故事。在出生入死的戰(zhàn)火中,他們的命運有著怎樣的演變?那匹靈性神奇、善解人意的老軍馬又該如何功德圓滿,死而無憾?小說血色唯美,空靈奇崛。既有對戰(zhàn)爭、人性的深刻思考,也有人與大自然神奇關系的表現(xiàn),亦真亦幻,拓展了戰(zhàn)爭文學的創(chuàng)作空間。

 ?。?)《北上》 徐則臣

  本書闊大開展,氣韻沉雄,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講述了發(fā)生在京杭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從公元1901年,歲次辛丑,至一百年后的2014年左右,各個運河人之間原來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終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敘事長卷。

  (4)《主角》 陳彥

  《主角》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作者以扎實細膩的筆觸,盡態(tài)極妍地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沉浮,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的起起落落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在詩與戲、虛與實、事與情、喧擾與寂寞、歡樂與痛苦、尖銳與幽默、世俗與崇高的參差錯落中,熔鑄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說”。

  (5)《應物兄》 李洱

  本書借鑒經(jīng)史子集的敘述方式,記敘了形形色色的當代人,尤其是知識者的言談和舉止。各篇章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為標題,爾后或敘或議、或贊或諷,或歌或哭,從容自若地展開。各篇章之間又互相勾連,不斷被重新組合,產(chǎn)生出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與意義。它植根于傳統(tǒng),實現(xiàn)的卻是新的詩學建構。

  2、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意義

 ?。?)充分展現(xiàn)了近幾年我國文學領域發(fā)展的成績

  本屆評獎和頒獎正值全國各族人民共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本屆評獎的范圍是2015年至2018年,5部獲獎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近年來我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思想高度、藝術水準,體現(xiàn)出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在新時代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生活,潛心創(chuàng)作,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高原”邁向“高峰”的努力和成就。

 ?。?)更加凸顯了地域文化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緊密關系

  從此次獲得提名作品及作家情況來看,西部作家作品尤為搶眼,新疆作家劉亮程《捎話》和甘肅作家葉舟《敦煌本紀》入列,這兩部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跟作者著眼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文學呈現(xiàn)密不可分,進一步凸顯了地域文化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緊密關系。地域文化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影響是與生俱來的。對創(chuàng)作本身而言,對腳下甘肅大地的熟稔與徹悟不僅是作家葉舟生活的起點,也是其獨特性的落腳點,當然更是其文學構思與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

 ?。?)標志著近幾年青年創(chuàng)作群體的快速成長,正成為中國文學未來的中堅力量

  此次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當中,有近年來活躍于文壇的徐則臣、葛亮等青年作家的作品上榜,有力地呈現(xiàn)出新時代青年創(chuàng)作群體的蓬勃朝氣和青春力量。相比上一屆茅盾文學獎10部提名作品中僅有1部出自“70后”作家,這一屆的“雙響炮”不僅體現(xiàn)出茅盾文學獎重視和關注當下青年創(chuàng)作群體的文學成長、時代情懷以及他們未來創(chuàng)作的走向,更說明了青年作家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業(yè)已在文壇嶄露頭角,且表現(xiàn)不俗。不可否認,青年創(chuàng)作群體已然成為中國文學未來可期的中堅力量。

  (4)喚起青年一代對文學的重視,進一步促進文學的繁榮發(fā)展

  在網(wǎng)絡文學和青春文學作品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特別是青年一代對傳統(tǒng)文學的關注是越來越少。茅盾文學獎作為具有中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每四年舉行一次,歷經(jīng)評選、入圍作品公示、宣布獲獎作品和頒獎等環(huán)節(jié),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向社會公開并進行宣傳,有助于加深年輕一代對茅盾文學獎和文學的關注。特別是此屆文學獎,青年作家群體的崛起,他們努力地在紛繁復雜的當下社會去敏銳地捕捉主流價值觀的表達需要,更能引起青年一代的共鳴,促進傳統(tǒng)文學的繁榮發(fā)展,真正發(fā)揮好文學“以文化人”的作用。

  四、參考文章

不經(jīng)千錘百煉,何來文藝精品

  當前文藝最突出的毛病是什么?浮躁。創(chuàng)作態(tài)度浮躁,生產(chǎn)出的作品自然就充滿躁氣。有“高原”缺“高峰”,有“流量”缺“質量”,有“口水”缺“口碑”。文藝創(chuàng)作要出精品,不克服浮躁的風氣,怎么行?不拿出千錘百煉出精品的決心,怎么行?

  出精品,要在思想上千錘百煉。古人形容圣人的文章,“體要與微辭偕通,正言共精義并用”,意思是要把雅正的語言和精深的含義結合起來,做到“精理為文,秀氣成采”,這才稱得上文采斐然。巴爾扎克在《幻滅》中提出了最高藝術的標準,“一個字應包含無數(shù)的思想,一個畫面要概括整套哲理”。一篇《岳陽樓記》,不足500字,卻因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光耀千秋,傳頌至今。因為范仲淹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為人、為政思想,被后世奉為做人、從政的信條。

  做到思想精深,絕非一日之功,需要文藝工作者志存高遠,深思熟慮,博采眾長,千錘百煉。“志不強者智不達”,對文藝工作者來說,“志”既包含熱忱的事業(yè)追求,又包含遠大的理想信念和胸襟。詩人杜甫奉行“文章千古事”,遂成就“詩圣”之名;表演藝術家常香玉說“戲比天大”,因此開拓出無垠的藝術空間;作家陳忠實在談到《白鹿原》創(chuàng)作時說:“朋友問我,你寫這個小說要寫啥嘛,你下這么大的功夫到處跑,搜集、查閱資料,我說要給我死的時候做一部墊棺作枕的書。”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生活中,我們常說一個人生性浪漫、有理想主義色彩,“像個藝術家”,就是說藝術和現(xiàn)實、和生活是有距離的,這種距離決定了文藝工作者的熱愛與追求,不能從實用主義出發(fā),不能以功利為目的;而應以一種廣闊的胸襟,以看似無用然則大用的原則,站在歷史深處,站在時代高處,扎根人民中間,俯下身來透視生活本質,用心用情捕捉藝術形象,苦心孤詣提煉思想,千錘百煉雕琢細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文藝精品。

  出精品,要在藝術上千錘百煉。有些文藝工作者,對待藝術、對待作品、對待讀者觀眾,缺少敬畏之心,把文藝創(chuàng)作當成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成感官刺激的“搖頭丸”,胡編亂寫、粗制濫造,生產(chǎn)一些文化垃圾。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數(shù)量再多,也壘不起藝術的高峰,只能成為降低大眾審美旨趣的藝術沼澤和洼地。文藝作品是創(chuàng)作者才華、心血、情感的高度凝結。錢鐘書在《圍城》的序里說,這本書是他“錙銖積累”寫成的。魯迅先生在《致曹白信》中告誡寫作者:“不要看了就寫,觀察了又觀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創(chuàng)造出它的生命力來。”老舍在創(chuàng)作《春華秋實》時,已經(jīng)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卻仍然改了12遍稿子,光結尾就改了6遍,現(xiàn)存遺稿文字量有五六十萬字之多,舒乙回憶說:“父親每改一遍,幾乎是完全重寫。他對工人生活是陌生的,對運動也搞不清楚。只有改了第九稿,運動才結束,回過頭來才算看得清楚……”詩人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曹雪芹著《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雖“當此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舉家食粥”而不改其志。

  《文心雕龍》之所以取名“雕龍”,蓋因劉勰認為,古來文章,都要像雕琢璞玉一樣,精細打磨、反復修飾、適當刪改,好比用繩墨丈量、用斧頭砍斫一樣,根據(jù)文章的需要,把多余的內容和形式都去掉。

  出精品,要在制作上千錘百煉。近年來,有不少“穿幫”的影視劇,其中一個劇講三國的,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大聲疾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要讓清初大儒顧炎武聽見了,情何以堪!

  創(chuàng)作精品,不僅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者的才華迸發(fā)上,也體現(xiàn)在堅持創(chuàng)作、反復打磨的過程中。海明威創(chuàng)作《老人與?!废群笮薷?00余次,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有一頁就寫了五天”“一節(jié)也許得寫三個月”。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阿寶》中寫道:“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藝術上的臻入化境,是需要一些“癡心”、一些“執(zhí)念”的;抵達“化境”的過程也往往要經(jīng)歷一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沈從文說,創(chuàng)作不需要聰明與敏捷,但不可缺少虔誠持久的一點信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聰明人肯下笨功夫,才是出精品的不二法門。梨園行有“三年出一個狀元,十年出不了一個好角兒”一說,一天不練手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一般京劇演員的水袖功夫只有8種,而京劇大師程硯秋會16種。著名雕塑家劉開渠這樣告誡他的助手:“你們看羅丹一只手拿著件小稿,對著身邊的裸體模特,另一只手拿著塑刀認真地對照調整。難道羅丹不會做雕塑嗎?不懂解剖嗎?他為什么非要對著模特做?他是在把真實的感受做上去,現(xiàn)在,我們并沒有達到像羅丹那樣做雕塑的條件,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藝術應該是怎樣的。”

  文藝工作者對待創(chuàng)作,就應該有刻苦鉆研,千錘百煉的精神,使作品從形式到內容,從表象到精神都力臻完美。就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形容的,以“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即便是“衣帶漸寬”“人憔悴”也“終不悔”,最后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領悟。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學藝術家,才能潛下心來,去除躁氣,才能創(chuàng)作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藝精品。

(來源:光明日報,有改動)

【華圖在線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添加您的專屬公考咨詢師

掃碼免費領取專屬學習禮包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啦

領取資料 咨詢優(yōu)惠

咨詢優(yōu)惠

添加您的

專屬公考咨詢師

掃碼領專屬好禮
常見問題

有協(xié)議班嗎?

一課時多長時間?

手機可以觀看嗎?

課程可以反復學習嗎?

可以下載嗎?

課程包含圖書嗎?

錯過直播有回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