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富豪”、“教授富豪”的出現,是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與經濟深度融合的必然。
●“院士富豪”、“教授富豪”的增加,對于改善我國的企業(yè)家生態(tài)、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不無裨益。
最近,一則有關院士的新聞吸引了眾多眼球:以嶺藥業(yè)7月19日在深市中小板發(fā)行,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吳以嶺個人身價逼近50億元,成為A股的“院士首富”。
其實,院士、教授躋身“富豪俱樂部”,已不是什么新聞。早在11年前,種業(yè)公司隆平高科上市后,作為名譽董事長、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的袁隆平院士持股市值攀升至1.24億,成為A股首位“院士富豪”。2006年在中小板上市的山河智能董事長兼總經理何清華是中南大學教授,2009年上市的首批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機器人總裁曲道奎是博士生導師,去年8月上市的尤洛卡董事長兼總經理黃自偉是山東科技大學教授;此外,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原是中科院計算所的科研人員;清華同方總裁陸致成和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分別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教授……
如何看待“教授、院士成富豪”現象?社會上褒貶不一。支持者認為,這是“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的成功案例,值得鼓勵;反對者認為,教授、院士就應該甘守清貧、潛心科研與教學,不該“不務正業(yè)”。
筆者贊同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姚錚的觀點:“院士富豪”、“教授富豪”的出現是個正?,F象,而且是個好現象。
回顧歷史就不難發(fā)現,“院士富豪”、“教授富豪”是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與經濟深度融合的必然結果。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科研活動,不管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技術開發(fā),絕大部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與實際生產嚴重脫節(jié)。為解決“科研、經濟兩張皮”現象,國家開展了大刀闊斧的科研體制改革,鼓勵從事應用技術開發(fā)、有志于成果轉化的科研人員、教授走出高墻大院,或深入企業(yè),或自辦公司,為經濟建設服務。吳以嶺、柳傳志、陸致成等作為其中的佼佼者,用自己掌握的技術研發(fā)新產品,歷經艱辛,既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社會財富,也提高了我國產業(yè)的競爭力,為打造民族品牌做出了卓越貢獻。隨著他們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成功上市,這批科研人員“身價倍增”,自然在情理之中。
從現實的角度看,“院士富豪”、“教授富豪”的增加,對于改善我國的企業(yè)家生態(tài),引導健康的社會心態(tài),不無裨益。翻看名號不一的“富豪榜”就不難發(fā)現,此前榜上有名的富豪,多為地產商、煤老板、酒老板、歌星、影星等。其中許多人曬豪比闊的生活做派,不僅損害了“成功人士”的正面形象,助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而且誤導了廣大青少年。反觀袁隆平、柳傳志、吳以嶺等科技型富豪,或者不改本色、視富貴如浮云,或者急公好義、扶助后起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繼續(xù)潛心研發(fā)、做強做大、奮斗不止……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和“富而仁”的成功樣板,必將激勵更多年輕人用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靠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價值。
當然,說“院士富豪”、“教授富豪”是個好現象,并不是鼓勵所有的科研人員和教授都去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畢竟人有短長、業(yè)有專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從事基礎研究的似乎不宜“這山望著那山高”,擅長教學的也大可不必見異思遷。此外,誰也沒有三頭六臂,如果時間沒那么富余、精力沒那么充沛,還是安安心心做好、做精本行為好;自不量力地沽名釣譽,于己于人并非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