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答題框架
(1)無論是汶川地震還是玉樹地震,以及其他各種危難時刻,踴躍捐款捐物、志愿服務,乃至獻出自己鮮血的實例也在告訴我們,這并不是一個沒有溫度的民族,人們并不缺乏愛心。所以,可能更需追問的是,是什么讓民眾本就具有的愛心、對社會對他人的同情與關注,無法匯集成一股溫暖社會的有效力量?
?。?)對于“血荒”,或許我們更應當關注,是什么滯緩了人們走向采血車的步伐?或者說,如何做才能喚起人們走向采血車的熱情?在一些地方,與“血荒”同時發(fā)生的是某種“獻血難”——就在南京遭遇“血荒”之時,出現(xiàn)了“獻血不足300毫升遭拒”的事情,其原因僅僅是采血點沒有配備合適的血袋。而記者在昆明采訪時同樣覺察到了獻血難的問題:由于薪酬制度改革,采血員每采一袋血的相應獎勵被取消,工作人員積極性受挫,獻血車被指“姍姍來遲,早早收工”,被分析者稱為“血荒推手”。
(3)除此之外,對于獻血過程安全性缺乏信心,受血者使用血液時遭遇到的異常繁瑣的手續(xù),對于血液用途某種擔憂等等,都降低著獻血者走向采血車的熱情。倘若愛心獻助時常遇到這樣那樣的冷遇,倘若公民的慈善熱情不時被條條框框所束縛,單打獨斗的愛心慈善、文明道德,必然會形單影只,難以蔚然成風。
?。?)在一個正常社會中,獻血這樣一種基于人人相互扶持、相互救助理念的社會公益活動,從根本上說,靠的是民眾的自發(fā)力量,以及整個社會的慈善熱情和公益文明。這種熱情和文明的呵護、養(yǎng)成,離不開社會組織的有效運作,離不開政府的有效倡導參與,離不開各種規(guī)則制度的不斷完善。比如,在強調“覺悟”、“奉獻”、“公益”的同時,應該更加廣泛地普及獻血知識,幫助獻血者打消“擔心傷害身體”的心理顧慮,以更加公開透明的采集使用機制,幫助獻血者打消“擔心感染”的疑慮,設置更加靈活的獻血時間地點,給獻血者更多便捷等等。
畢竟,道義的產生可以源于內心的善念和自覺,但道義的養(yǎng)成壯大,公益文明的開花結果,則必須要有制度的土壤和社會的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