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拿的工資就是北大最高一檔教授拿的工資——11萬,還不如地方的校長拿得多,我很多學生在地方當校長,工資都比我要高。這使得我們的校長不可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上。我們可能根本就沒有幾個全職的校長全力以赴地辦教育。”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經結束,940余萬年輕的后生面臨著人生的抉擇。
中國的大學,還能夠承載青年人的夢想嗎?大學何以為大學?“世界一流”的口號,是目標?是囈語?北大前校長許智宏的回答是:“大學走入了歧途”“中國沒有一流大學”。
1999—2008年,許智宏主持北大校政九年,在采訪中他告訴記者,雖然退下來了,他的會其實變得更多了,他一直在反思這樣的問題:處在轉型過程中的中國,大學精神應該如何重塑?他對目前大學局面的不滿與憂慮溢于言表。
然而談及最近沸沸揚揚的“大學取消行政級別”,這位副部級學者又面色遲疑,他說,在目前中國處處談級別的形勢下,他不贊同立刻取消大學行政級別。一方面大力呼吁教育去行政化、呼吁政府要放權給高校,一方面卻又極力維護已有行政級別,小心翼翼獲得權力均衡——這一矛盾的局面令人深思,是誰綁架了大學校長?
許智宏認為,中國是個級別的社會,不光大學,醫(yī)院也有級別,部級醫(yī)院、副部級醫(yī)院,甚至和尚也還有級別。這種狀況下,他不贊成現(xiàn)在廢除大學的行政級別,如果只是把大學的行政級別取消了,問題同樣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