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繼咬嚼央視春晚、百家講壇和知名作家后,2012年將以“名人博客”為目標,咬嚼網絡語文差錯,在第1期雜志,“打假斗士”方舟子成首個被“咬”對象。緊隨其后的將是郭敬明等名人。該雜志逐月向社會公布文字檢測報告。(12月29日《成都商報》)
《咬文嚼字》專“咬”名人博客,有人認為小題大做,因為名人也是人,出錯在所難免;再說博客,哪怕是名人博客,也只是一種個人網絡日志而已,非紙質文章,差錯干別人何事?可在我看來,名人博客值得大“咬”特“咬”,“咬咬”才會更健康。
一方面,名人博客也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差錯。網絡博客等表達空間很隨意,沒有規(guī)范,有時是語言智慧的展示區(qū),創(chuàng)造不少流行語;有時也是語言差錯的泛濫區(qū),使語言文字處于較為混亂的態(tài)勢。名人博客也不例外。即便是思維縝密、文字能力很強的方舟子尚且如此,存在找人“代筆”現(xiàn)象的名人博客更是可想而知。拿名人博客文章“開刀”,對其“吹毛求疵”,顯然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名人博客受眾多、影響大,轉載率高,理應在語言方面做表率。名人的博客文章一般挺吸引公眾眼球,其影響力有時比發(fā)行量達幾十萬份的報紙都大。他們若能規(guī)范使用語言文字,便能在網民間樹立一種語言權威,網絡語言差錯或能得到一定緩解。有論者還指出,正因名人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可謂某種社會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同時享受了更多社會資源,他們公開發(fā)表的個人博客與私人日記不同,已是社會產品,代表了網絡語文的高度與方向,必須對其語言文字切實負責,而不能太隨意。而“咬嚼”名人博客的語言差錯,逐月向社會公布文字檢測報告,或能促使名人規(guī)范使用語言文字的責任意識回歸。
其實,不僅僅是名人博客的語言差錯值得被“咬嚼”,同樣盛行的名人微博,語言差錯也值得關注。名人微博傳播快捷,粉絲眾多,轉發(fā)量大,已成為一個公共平臺,更應盡量規(guī)范使用語言文字,為了調侃恰到好處地為之,尚可,故意寫錯或生造新字詞,則有些不妥。當然,“咬嚼”名人微博的語言差錯,將是“海量”的工作,寄望于一個《咬文嚼字》是不現(xiàn)實的,只有靠廣大粉絲來“咬一咬” 了。
正確使用和規(guī)范漢字,捍衛(wèi)民族語言純潔健康,是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推動網絡語言、語文的健康成長,是名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而對語言文字懷有敬畏之心,抱有“咬文嚼字”的勁頭,則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